公元420年,刘裕灭东晋建立南宋,向北扩展土地,山东省东南大部归属南宋(南朝的宋)。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。由于聊城的博平县旧址在黄河另一侧,尚未归刘裕南宋,因此博平县被侨置在今天的章丘市普集镇博平村附近。而真正的古博平县原在聊城,现已经撤并入茌平县,改名博平镇 。博平村,位于普集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与章丘市绣惠镇的东南三十里交汇处处。曾经的绣惠镇是古章丘县的驻地,博平正是从东面的周村穿过章丘进入济南的必经之路。2016年11月9日根据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,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博平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博平村内有两条东西走向已经废弃的古官道,这两条东西大街和后街都宽约4米,长约200米。老街上有数十处古典雅致的门楼、影壁、祠堂等建筑。
祠堂
这座祠堂建于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。刘姓不是村里的原住居民,是由外地迁入的。根据刘氏族谱上记载,他们刘氏的祖先于元朝大德年间,从直隶巨鹿县迁移至此,至今已700多年了。[2]刘氏祠堂正南面有一座式样独特的影壁。影壁下部为青石基座,中间是青砖垒砌的墙体,顶部则是青筒小瓦覆顶的歇山式结构。祠堂过厅面阔五间,正中间是一条甬道,通往后院的祠堂。祠堂与过厅之间隔着一堵院墙,中间是一座拱门,由此可以进入祠堂内。拱门两侧各有一扇圆形窗户,窗户中间是一块青石雕刻的“卍”格扇。最北面的祠堂正殿,是当年供奉刘氏祖先牌位的地方,两边是东西厢房。正殿面阔三间,前出厦。正殿的屋顶比两侧的厢房高,正脊上有精美的缠枝花卉砖雕。刘连权四合院
位于博平村李家街1号旁边是一座建于上个世纪初布局别致的传统宅院。
整个院落布局别致,尤其是屋顶的高度。正北面的五间房,中间三间要比两侧的高出一截,而东、西厢房的房顶同样也不一样,靠近北面正房的一侧要高一些,而远离正房的一侧要低。如此,整个院落自南向北呈三层分布。层层加高的建筑布局,外表看起来错落有致。看完村里,再来村外看一下白衣庵和文昌阁,看完白衣庵后继续往东走就倒了新晋网红泉,济南第73名泉摇摆泉
展开